热门搜索:
通过以上对农村村镇污水水质、水量特点的具体分析、处理工艺经济技术比较以及排放标准的要求,我们认为此项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:
①该村镇排放污水具有一定的间歇性,水质、水量的不稳定性,需进行一定调节稳定措施。
②污水处理采用工艺必须稳定可靠,处理效果好,运行费用合理,管理维护方便,减少人为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。
③在村的各户排污点污水宜尽量集中处理,提高效率,避免分散处理,增加成本与运行管理费用,如管网增加投入较大,可适当增加处理点。排放污水含**质多、浓度较高且悬浮物含量较大,污水B/C=0.30~0.50,可生化性较好,同时在本工程中出水水质要求较高。
因此,我们从投资规模适度、处理效果稳定可靠、管理维护方便、运行费用合理等角度出发,结合在该类污水处理工程方面的实践经验,具体太阳能微动力处理。
2.工艺流程简述
首先,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首先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内的格栅井,内部设有过滤格栅,对污水中悬浮物进行处理去除。经过格栅处理后水中粗粒、不溶性COD、SS等大大降低,栅渣通过人工定期清理外运安全处理。
经过滤格栅去除部分悬浮物,以及大颗粒悬浮的**、无机等物质后的污水,进入厌氧池,在此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**物,使大分子复合链的**物氧化为小分子单链的**物。污水和从沉淀池回流的含磷污泥,在厌氧状态下释放出磷,在太阳能好氧池内可吸收大量的磷,从而通过排放污泥进行去磷。污水中的部分氨氮,在太阳能好氧池内被转化为NH3-N。经过回流泵污水进入缺氧池,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**物作碳源,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的大量NO3-N和NO2-N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,从而去除氨氮。
在经过太阳能好氧反应后,污水中的污染**物已经被微生物基本消解,混合液流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。为保证生化池的污泥浓度,将沉淀池的污泥回流到前池中。
经沉淀池处理后的水已是合格的水,为保证处理出水的稳定性及提高出水水质,设计出水经过人工生态池进行吸附过滤后再进行排放。
人工生态池处理后出水即可稳定的达到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版标准》(GB18918-2002)一级标准,达标排放。